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美育

创造力教育的演变与其所遇到的阻力

  “创造力”是自“视觉文化”之后,引发全球业内人士热议的一个话题。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及进行创意教学,海外专家对此进行了论述。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伊尼德·齐默尔曼教授,从该国20世纪学校视觉艺术教育发展进程中有关创造力话题的演变历程简介开始,进行了深入探讨。

  伊尼德·齐默尔曼认为当前美国学术界所讨论的创造力与上世纪50年代罗恩菲德所倡导的不同。罗恩菲德强调,艺术教育的目的最终是作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自我表达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以艺术教育本身为目的。创造性自我表达则主要集中在个体人格、身份构造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的发展方面。

  而当前美国学术界针对学校视觉艺术教育中所讨论的学生“创造力”,伊尼德·齐默尔曼说,它可以被定义为“日常的创造力”,强调个人在日常生活层面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此带来新发现、新规划、新活动与新发明。同时,伊尼德·齐默尔曼还罗列了相关研究者的一些典型观点:“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个人潜能应该在学校教育中得到鼓励”,“面向创造力发展进程的教学应该以影响当地的人们为目标,而不是强调改变整个社会”,等等。

  伊尼德·齐默尔曼对创造力教学的思考,除了论述学生外,还特别强调视觉艺术教师要重视自身在此方面的学习与研究。她认为对于那些模仿创造性行为,自己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行为方面都是较为成功的。在促进对学生创造力的教学策略方面,她列举了一些具体的做法:让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寻找各类信息,并让信息建立联系,然后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库;练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可以带来新思路的不熟悉的材料;即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作品系列,以使他们能够发展更深层次的个人主题,等等。

  最后,伊尼德·齐默尔曼强调,创造力的教学重点既要关注日常生活,又要与全球性事件相联系,以寻找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创造性的联系,并倡议所有艺术教师共同为培养创造性思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学校教育而努力。

  英国教育学科委员会的约翰·斯蒂尔斯教授,在论述学校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中所出现的三大因素进行了深入阐述。从国家层面来看,由于执政联盟的改变,直接影响到学校艺术课程的改革方向,并且出现由于当前政府力推美国的“核心课程”,导致在国家层面过于倡导确定性的艺术课程知识,而束缚了学校与教师对学生在创造力方面的教育。从学校层面来看,学校基于管理的需要,出台了在艺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更加严格的制度,导致学生创造力的孕育要素遭受更多的打击。而在课堂教学层面,教师个体由于对创造力本身研究的不深入,出现了学生难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真正去挖掘自身的创造力。

  在约翰·斯蒂尔斯论述当前三大影响学校培养学生创造力因素的同时,他也对创造力本身的属性,以及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本要点进行了描述性介绍。

  最后,他认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终因素在于美术教师;美术教师如何依据创造力呈现的基本特点来平衡国家所推出的政策、学校的管理制度、自身的教学方法,这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是培养具有创造力学生的关键之所在。


美术报 美育 00013 创造力教育的演变与其所遇到的阻力 2013-11-30 美术报2013-11-3000010 2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