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语
异质与新境
孙俊
每一个展览都应该有一个出发点和指向呈现,这样才会使一个展览具有意义,这也是策展的责任。“交融——学院与当代艺术研究展”正是希望通过对当下江苏艺术生态的整体研究,试图用一个全景式的视点,客观地解读当代艺术在中国的30年后,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策源地的江苏,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对当代艺术所进行的艺术实践和自觉的文化担当。
在这个展览上,学院与当代艺术的集中展现和对置,传统图像的表现方式和对新的图像的表现手法的殊异对比,不同的艺术观念的执守与融合而形成的当下江苏多元共存的艺术生态。在参展的100位艺术家当中,绝大多数是艺术学院培养的或接受过学院教育的,在此次展览的当代单元有很多还是艺术学院的教师,学院作为传承传统经典的殿堂也在不断地吸收、融合当代艺术的观念和思想,所以传统与当代并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分类的事情,这只是我策划此次展览从区分文化性格和观念上进行分列单元时而采取的一个相对概念。此次展览即通过对当下艺术生态的研究,旨在尊重传统与经典的同时,促进社会对当代艺术的关注、理解和支持。
“交融——学院与当代艺术研究展”分3个主题单元。一是“学院与传承”单元,本单元邀请了当代江苏油画界以学院为传承的名师大家,他们为传承优秀传统艺术精华的中坚力量,深入挖掘传统,并赋予传统语言以新的意义,培养了江苏新一代艺术精英,为江苏当代艺术的发展集聚了厚重广博的坚实基础。二是“当代与新锐”单元,他们是推陈出新的当代艺术的新生力量,他们继承了江苏艺术勇于革新的传统,他们以改变旧质的语言形式和结构为使命,既是传统语言形式的叛逆者,又是传统精神的继承者。三是“方山艺术家”单元,以方山艺术营进驻艺术家为主体单元集中展示,凸显园区艺术家的整体面貌和已具有的实力。
我想,通过策划此次展览的契机来共同研讨方山艺术营的文化战略及文化方向,并通过研讨会的理论探讨,和北京及各地的文化学者共同探寻方山文化产业的发展及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