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于细
——关于四川美术学院当代绘画创作新生态的一次观察
■本报记者 厉亦平 通讯员 宁佳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四川美院的绘画创作中开始出现一股多样化的艺术潮流。这一潮流不仅贯穿了从60年代后期出生的艺术家到70后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并对80后艺术家的绘画创作持续产生影响,我在此将这一现象概述为四川美院的“新绘画”。实际上,四川美院“新绘画”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87年至1991年属于发生阶段;1991年至1998年是其整体崛起的发展时期。1998年后至今,四川美院“新绘画”进入第三个时期——衍生期。在这个时期川美的创作出现了“图像与语言”的实验倾向。
近日,由成都画院、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主办,成都商报、四川岁月艺术承办的“为大于细——四川美术学院青年教师邀请展”在成都市美术馆展出。在今天,究竟这些艺术家的个体创作在现实的场域会生产出怎样的视觉景观,正是本次展览需要探讨的话题。而取名“为大于细”,正是要表明本次展览的立场,即通过呈现出艺术家个人视角,以及作品叙事来建构“自我与现实”,“个体与现场”之间的新关系。同时将这些细微、鲜活的个人观念表达和视觉呈现作为展览首要的研究基础与表述逻辑。
具体来说,四川美院“新绘画”和传统绘画强调文学性、主题性、情节性的叙事方式不同,它们更注重在图像上的实验,其意义诉求主要由图像叙事来承载;这种类型化的“新绘画”要求作品的图像表达直接与当代现实发生关系。可见,图像在“新绘画”中具有多种功能,它既可以被理解为文化学、社会学阐述方面的现实图像,也可以被看作是视觉的、形式的、个人化的图像识别符号。我将这部分艺术家的创作倾向归结为“图像的观念性挪用”,代表性艺术家有赵卿、刘晓曦、熊莉均、朱海、罗丹、王海明等。
同时,这种艺术实验的创作氛围促成了另一条强调“个人语言探索”的创作线索也开始逐渐显现。这部分艺术家们试图通过“语言本体”进入艺术的自身世界,摆脱视觉题材或内容,进入更为纯粹的描述与解释的场域。从而形成了四川美院绘画创作倾向的另一条有趣的对比线,即“语言的个人化视角”,代表艺术家有曹敬平、杨劲松、王朝刚、郑力、刘岩、马文婷。
如果说“图像实验”意在填补艺术寓意与传统文本之间的缺失,那么,“语言探索”则是在希望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所见与所思之间建立一个阐释通道。在近年来的川美艺术生态中,这两种艺术创作倾向在不断的纠结、反复甚至直面的交锋中,基本成为了川美绘画艺术创作的两条主线。
总体看来,这些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在内容处理上仍继承了四川美院绘画的人文传统,即重视个体情感表达、注重社会主题与生命体验的契合。其作品更像是一种具有某种精神向度的创作,寻找的是物质生存压力之下的文化诉求。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艺术的形式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场域,既不同于它所表现的世界外表,又澄清了它所表现的内容。这样的精神诉求使得这些四川美院的青年艺术家们自然而然与今天的现实环境保持了疏离又审慎的关系,从而获得了创作的自由与广度。
应该说,地处西南一隅的四川美院并不是都市文化的前沿,尤其在语言形态与视觉表达上,这里都不是原发的地方。但四川美院的油画艺术却总能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生成了它特有的创作风貌与时代特征,有人称之为地域特色,我认为这不准确。因为在无论如何纷繁复杂的艺术现象和潮流总能还原到艺术家个体这个点上,他们总能敏感于文化环境和现实生活的变化,以艺术创作来进行回应与界定,从而形成了艺术史的发展暗线,这种特点在四川美院油画系近20年的形成的大批优秀青年艺术家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显然,四川美院的油画创作通过对当代艺术成果的消化,不仅促成了学院艺术创作具有鲜明的实验特质,也使得多年来人才辈出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