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薿自述:黄土高原打动了我
■本报记者 周懿 采访/整理
张自薿自述:黄土高原打动了我
■本报记者 周懿 采访/整理
1955年10月我到大西北工作,要经常去陕北黄河沿岸的延安、绥德、葭县一带下乡。作为一个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学生,到了黄土高原我感觉特别新鲜,黄土高原的气势打动了我。那里的老乡热情亲切,和我之前在城市中接触的人不一样。尽管他们的生活那么艰苦,但是依旧阳光、乐观、精神,自给自足,生活很踏实。所以在接受革命历史题材的绘画任务时,我就把自己真实的感受画进去,把他们健康、淳朴的面貌表现出来。
上世纪50年代末,我去了一趟南泥湾,当时部队都已撤走了,只有少量老乡驻留。但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黄土高原上,唯独南泥湾那片地方,森林茂盛,水质很好。当时接到任务,中国军事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的前身)1959年新建馆需要一批画作,我就选择了南泥湾作为创作题材,创作了《南泥湾》。1960年接的任务,我在西安进行创作,1961年完成并上交。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建馆的时候,需要一批歌颂毛主席在延安地区13年革命历程的绘画作品。纪念馆委托文化局从全省组织调集画家,将毛主席在延安时期的工作、生活、活动列了一张表单,让艺术家选择创作的题材。那个时期不提倡个人署名,所以作品都以“秦文美”的名义发表。“秦”指陕西,“文”指文化局,“美”指美术创作组,“秦文美”就是在陕西省文化局领导下的美术创作组。1972年我与蔡亮先生合画的《铜墙铁壁》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后来这幅画参加了当年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30周年的全国美展。
创作《铜墙铁壁》时,毛主席的形象是按照主席的照片资料为依据的。在之前的下乡写生过程中,毛主席当时转战陕北主持革命的地方我们大部分都去过,也听了民间的讲述。通过速写、照片积累了很多当地群众生动的形象,很有感情,就想表现民兵支援革命战争的那段历史——1947年。毛主席就是靠着人民群众的支持,成功地抵抗了国民党的围剿。画面中的这个小男孩,原型是当地的放羊娃,手上拿着放羊的鞭子,这样的孩子形象在西北很常见,充满阳光和朝气。我有一张写生稿就是这样的一个放羊娃。当时是1958年左右,我们去农村一边工作一边画画,经常坐着毛驴拉的板车赶路。那天我们刚翻过一个土坡,就看到一个孩子提着瓦罐,他正给在地里干活的父母送饭。瓦罐里装着野菜、几根土豆条、糠馍馍,笑眯眯地迎面向我们走来。他们的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内心单纯,感觉特别阳光,这样的孩子我接触了很多,我就把他们的形象记录下来,经过艺术处理,画进了作品里。画里的人物形象,是以当时的老乡们为原型,那时因为工作原因和他们一起生活、劳动,同吃同住,有很深厚的感情基础,所以在画的时候很动情也很顺利。最终的成稿与开始的构想有一些改动,最初想画全身的人物,但是为了使人物更集中,最终改为半身的构图。这幅画酝酿了半年,成稿在布面绘画用了2个多月。
一些作品是我爱人蔡亮先生和我合作的。我们俩的画风比较接近,都是中央美院学的写实风格,为了画面更好,大家就一块出主意,很民主,谁对就听谁的,创作起来没有什么矛盾,非常和谐。
现在新一辈画家们画的革命历史题材画得很好,出了很多好作品。当然新的时期有新的题材、新的创作方向,但要保持多写生、多下乡、更多地接触生活,这一点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