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玉——域外高古印特展
■本报首席记者 蔡树农
■本报首席记者 蔡树农
他们已经收集了不少在世界各地各个历史时期采用不同材质的“印式”。
在这次展览中,大家将会知道印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印的源头也不一定在中国。关于这一点,我们需要尊重事实。
而在中国,有着特别丰富多彩的文字刻写方式,也是事实。
——题记
这是一个篆刻界的空白!即使是篆刻界的资深人士,见了韩回之收藏的他山之玉——域外高古印,仍然会充满陌生新奇的惊讶之感。“我们长期的传统是不大关注域外古代文物,这是首次较系统展示中国之外的另几个我称之为‘起源印章体系’实物的展览,有助于打开眼界。国内研究尚在起步,国外学者的结论还可研究。已有的和可以引申出的问题多多。”中国印学研究专家、西泠印社副秘书长孙慰祖对韩回之的“他山之玉”印特展予以强烈关注,这种关注是基于“他山之玉”印特展的独一无二、首开先河。对于已经趋于非常火热但又是小众艺术的篆刻界来说,它带来的不仅是刺激性,还有刺激过后的学习研究借鉴。“玩印章的人群是小众的,研究印章更是小小众,而研究域外的古代印章更稀罕,韩回之做的‘他山之玉’展,可谓是国内首次极具规模的世界域外印展,从公元前6000年到19世纪期间,横跨欧亚非三大陆各地域代表性古印400余件……”韩回之的同门耿忠平也抑制不住喜悦为小师弟竖起大拇指。事实上,韩回之正是凭籍《印章的起源流传和中国古玺》在今年11月26日至27日西泠印社举办的“篆物铭形——图形印和非议字印章国际研讨会”上荣获论文一等奖,是西泠印社首次涉足图形印章和域外印章研究,也是国际印学界首次围绕图形印章举办的学术活动。韩回之的论文一石激起千层浪,梳理印章的来龙去脉,欣赏一种“意外”效果,使得“他山之玉”的域外高古印图文并茂的系统化研究第一次展现在专家同行面前。12月20日,西泠印社美术馆举办的“他山之玉——域外高古印特展”便是韩回之用更多的实物直观形象地提供给观众,他要告诉观众和观众自己需要去体悟的都摆放在那里了。
专家见解:
“这次西泠印社美术馆举办的《他山之玉——域外印章特展》应是一个令人遐思的小小而具体的例证。这个展览的策展人、研究者韩回之20世纪末在日本留学时,就潜心开始集藏和研究域外高古印, 先后斩获实物五百余品。近年来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在此引导下,他对世界范围内的古代印章认真地又做了一次梳理,且以自藏的实物为标本。 以东西文化艺术交流为主线,突出各自特色,阐述文化的流传。从展览的不同时期印章的材质和制作工艺,从形制、纹饰、题材、功用等诸多方面,深邃而有序地追溯和揭示着域外印章发展的脉络,足以看到这些古印与彼时社会、经济、艺术、宗教等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
这个展览陈列的域外印章,在时段上前后八千年,地域上横跨两万里,量多且质佳,应是国内首次见到对世界范围内古代印章的探索和展示。对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的宗旨来说也是一次新的尝试和拓展。古代东西方文明历史悠久,轨迹有自,源远流长。这些古老且多元的文明在漫长岁月中相互影响,潜移默化,蝶蛹嬗变,神奇地生发出无数的文化和艺术瑰宝。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上始终起着重要的互动和推进作用,在印章发展史上亦然。以我之陋见,印章的最早发源似不在华夏,但是我国把印章传承并发展了三千年,并以中华民族特有的大国思维、寰宇视角,取精用闳,西为中用的包容性,使印章一道,西衰东盛,生面别开,演化为以汉字为本,以浇铸工艺为主,以全社会的广泛使用为基础,极具中华文化特质的一枝独秀的艺术门类,且生生不息,久久璀璨,至今依然焕发出益见壮美的前景。印章物小,然东西融合,延绵古今,由微见著,小中见大。我想仅此一端,也足以给我们有益的遐想和启迪。”
——韩天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