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5版:美育

视觉常态与非视觉常态下“美”的发现

  任何时期的人类生活与社会活动过程中,不管哪个层面都具审美取向,其衡量的标准根据特定的环境认知与社会化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形成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以及道德等框架下对美的不同取向。在视觉常态下会把某些本该是艺术本质或艺术本源归纳到生活化的范畴,而忽略其本质的艺术价值判断。比如:华县的花馍,本来就是广泛用作农村婚庆、祭祀、寿辰活动,在当地百姓日常生活中具有通识性,通过对面粉的染色、塑形、捏剪、蒸煮等技法表达对美的情感要求,但内心不存在对艺术本体价值的认识,因此,内容与形式保持着原生态的模式得以延续与继承。

  非视觉常态是指在生活中不经常出现或第一次出现的场景、人物和环境及物品的视觉表像,不具有自身视觉代表性的惯性情感认知过程。非视觉常态在一定基础条件下,会产生对艺术本质或场景体验的本源感受,判断与情感认知更能对其追根溯源的研究与认识。在非视觉常态下的艺术审美会形成认知和情感反应,甚至会对物像的审美判断更具敏锐与精准,在美学意义上体现审美本体价值。因此,我们通过非视觉常态下的艺术审美过程的体验,华县的花馍从造型和艺术特征上有艺术参考价值与历史研究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特征,更是民间艺术造型的典范。

  视觉常态取向在某种程度上会产生审美疲劳,或被动忽视艺术形式的存在,恰恰如此,在偏远地区,有不少精湛民间艺术的作品或活动内容保存都不是以艺术审美的方式保留下来,而是以生活的某种需求得以传承。

  西北的干燥与寒冷、缺乏绿色的沟壑对当地人来说并不会产生太多审美情感,对本地人来说,窑洞也只是生活的常态,并无美感可言。在澄城柳池村与当地老乡的谈话中了解,在蓝天的映衬下,乡间田野里挂满树梢的冰冻柿子与大枣都觉得很正常,只是生活常态的一部分,人们艺术美感在常态与非常态审美取向中存在差异。村民柯田英生活并不富裕,淳朴得却又能把自己对生活热爱与向往通过剪纸述说。陕北妇女的剪纸对她们来说并不称之为真正的艺术,与其说是民间工艺不如说是对生活热爱的一个需求。春节贴窗花是陕北春节民间的传统,年年剪年年贴,娴熟的手法根本不需要构思与停顿,但每一次剪出的造型都栩栩如生。反观我们采访者都对此称赞是一件件的艺术精品,特别是对剪纸造型的民间方式与当代艺术表现形式具有相同之处,把时间与空间认识浓缩在方寸之间叹为观止。这就是常态与非常态审美趋向的差异,利用非常态审美趋向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发掘艺术的本身故事与文化内核,在艺术审美与艺术判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从审美和美育的角度谈“美”的发现,“美”这个字眼在汉语中蕴含广泛区域,不但概括着整个生活与社会活动范畴,而且还介入伦理道德、生命哲学等领域。情感与文化的价值体现反映在艺术审美价值表现中,不是所有都被区域社会认同为艺术行为或艺术成就的,但通过非视觉常态的艺术审美取向,能更深入地发掘艺术的价值与艺术的真谛,通过跨区域的方式体验非常态审美取向的发现与体验,不仅能更好地培养美育和文化认同,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和发掘地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美术报 美育 00025 视觉常态与非视觉常态下“美”的发现 2017-02-04 美术报2017-02-0400021 2 2017年02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