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评论

辩证地
看待写生

  当前山水画界对写生的重视度很高,在很多媒体上都可看到集体或个人有关写生活动的消息,似乎有“热”的迹象。山水画也是绘画的一个门类,写生当然重要,但也自有体系特点,需要辩证冷静看待,如果盲目重视,则有可能走入误区。

  现在的写生概念,受西画特别是素描影响很大,但如同中西文化的不同,中西绘画本质的差异也很大:山水画的基础是哲理,注重写意,以描写想象为主,倾向于主观,技法核心是线条,评判要点是格调意味;西画的基础是科学,注重写实,以摹写自然为主,倾向于客观,技法核心是块面,评判要点是感觉和生动性。所以,西画在家“意造”是不适宜的,把写生摆在突出地位自有道理,这种作画过程虽然也有主观取舍,但程度小得多。而山水画写生注重的只是把所看到的东西变成供自己“意造”的素材或是物理依据,最终画出来的,有的可能与原景相似度较高,有的也可能面目全非,完全取决于画家内心的想法,这个转变过程需要高妙复杂的体悟,所谓“迁想妙得”,这也是决定画家之间高下的主要区别所在。当前很多热衷写生的山水画家可能并没有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很多是为写生而写生,还是按照西画的理念写景状物,迷恋于写实造型能力之中,虽然画面效果复杂完整生动,但格调往往难掩直白浅薄,而且写生所得在其它时候的创作中也难以派上用场,所以说这种写生有点类似掉进一个温柔的陷阱。事实上,当代前辈中也有很多人做过以写生为主的探索,但只有个别功力和悟性杰出的人物才能做好,比如李可染,但他的弟子中这条路走得好的极少,可见,这是一条极险之路,不是说不能走,但绝非适合大多数人走。

  前人外出写生,是因为不出门不到实地就无从知晓,现在影像资源空前丰富,传输渠道极其多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看到外地的各种山水景物,并非定要实地写生不可。再者,山水画关键是“中得心源”,在于主观转化的能力,比如画树,有时小区里公园里看到的并不比千里之外的没有价值,图片上看到的也并不比实地看到的没有价值。

  如此说,并不是反对写生,而是指要对“中式”写生有冷静辩证的理解。只要能达到目的,写生本身是不讲究的,怎么写都可以,千笔万笔可以,一笔两笔可以,只看不写也可以,只要眼前之景能为心所用就可以。有些前辈艺术家的方法值得借鉴,像黄宾虹,虽然经常写生,但他的写生稿并不复杂,也不一定完整,有的只是简单勾勒,与实不一定相符,观者往往不知所云,内在的“密码”只有他自己知道;像傅抱石、陆俨少,因为有学院老师和画院领导的身份,也经常参加集体写生活动,但现场动笔并不是很多,据说傅抱石有一次在华山写生,同事都上山画,他只在山下走走看看,后来展览亮相,他的作品反而公认最精彩。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是他们对“中式”写生有深刻的理解,并能把握好主动性,所以得到的东西常常能与已有的东西很好地结合,能够灵活运用左右逢源。

  (作者为衢州市文化馆副馆长)


美术报 评论 00012 辩证地
看待写生
2017-07-22 4580563 2 2017年07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