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课》教材“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概况
刘含之
发挥书法艺术独特魅力 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陈振濂教授的《书法课》教材“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
《书法课》教材“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概况
刘含之
《书法课》“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的宗旨是在全民教育、基层教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以及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和键盘时代的背景下,强调并落实书法教育必须服务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人文精神的传承、“书写技能训练”必须服从于书法独特的“审美能力培养”。
《书法课》教材目前是按照小学语文课程生字表所列生字的难易程度进行编排,4个年级(3-6年级)8册,每册16课,共128课。“新时代文明实践”社会学习对接学校课堂学习,形成共计4种程度8个程序128课时的《书法课》新教材。
一 《书法课》“新时代文明实践”
项目教学内容分布
教材初稿目前已完成,共4个阶段8册128课,编撰主要遵循一条原则:以小学、中学课本中出现的汉字为基础,按照年级划分,一一对应。主要分为:
1.启蒙级(对应于小学3年级上下学期课堂要求),以汉字的基本笔画为主,主要体现笔墨组合的“乐”、“美”、“妙”。
2.入门级(对应于小学4年级上下学期课堂要求),旨在解析汉字的构建法则,包括对汉字的结体方式以及“美感”的艺术化处理。
3.基础级(对应于小学5年级上下学期课堂要求),将书法的各类书体技法与背景知识相连接,并以灵活的方式揭开各类书体、字体线条的秘密。
4.提高级(对应于小学6年级上下学期课堂要求),从审美欣赏的角度解读各类经典碑帖,并辅以针对性的主体性练习加以巩固。
二 《书法课》“新时代文明实践”
教材培养目标
与之前颁布的小学书法(写字)教材不同,《书法课》“新时代文明实践”教材的培养目标是强调艺术审美,希望通过写字技能基础的培养达到初具传统书法审美能力的培养目的。这个审美是广义的,它不仅包括了对书法技能的学习和了解,也包括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心性修为的锤炼。这与“蒲公英计划”的书法教学理念相契合,在经过进一步修改之后,应能具备投入使用的可能性。
三 《书法课》“新时代文明实践”
课例编写模式
具体课例基本呈现这样一条线索:学习提示-导入-练习主体-知识点-拓展与想象。即:对课程的核心点进行整体提示—通过导入的形式引出话题—以不同的练习手段对主体部分进行分析,并总结知识点—在此基础之上对整个课目学习,要求艺术审美的拓展与想象和艺术技巧与技能的训练并举,其中以培养和提高审美为主,书写技能训练为辅。
综上所述,《书法课》“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是以 “审美居先”、“文化居先”的观念来展开具体工作的,以启蒙级-入门级-基础级-提高级的不同课程配备来完成书法教学的目的,这也是将“传承经典”落到实处的一次有益尝试和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