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聚焦

最忆是南山

畅叙师生情谊,追忆青春足迹

  本报讯 施涵予 通讯员 王嘉馨 马一格 陈从缘 林恬卉 中国画学院是中国美术学院办学历史最长久,底蕴最深厚,且从未间断的教学系部,在95年的教学与办学历程中,培养和涌现出众多杰出的校友,他们成为这所光荣学校的历史。

  作为中国美术学院最年轻的二级学院之一,中国画学院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校庆活动。11月10日,校友座谈会和校友雅集在中国画学院举行。

  校友座谈会由中国画学院党委书记韩璐主持。他表示,“母校,是莘莘学子们永远的家,无论曾经奔赴何处,无论取得多大功名,无论遇到多少坎坷,无论身处何种境遇,母校都是最包容,最有爱,最能触动内心柔软地带的客观存在与精神道场。今天是校友回家的日子,我由衷祝贺母校95周年华诞。”

  中国画学院副院长盛天晔说道,“时代在变化,传统笔墨在新时期的传承,需要由老前辈们指引方向。中国画学院要坚持守正创新,今年是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九十五周年,庆幸的是我们中国画的根脉没有断,所有师生要在最古老的专业里传递新时代的声音。”

  在学子的心中,母校不仅是教育学习之所,更承载了历届校友的美好回忆。叶尚青、李子侯、马其宽、徐家昌、姜宝林、卓鹤君、何水法、唐勇力、张伟民等老前辈们回忆学生时代峥嵘岁月,感怀恩师,感谢母校,共同回顾学校发展历史,展望学科发展前景。老先生们就如何画好一笔一墨展开讨论,鼓励在场学生们守正创新,创作展现新时代的风貌的作品。现场气氛热烈,在场的年轻同学们集体向老先生们鞠躬表达敬意。

  叶尚青首先发言,笑称自己已经94岁高龄,主业是在家里养病,画画都是业余的。看到在座的各位师友精神丰沛,他内心由衷感到高兴。

  李子侯畅谈道,在那么多年轻学生面前,虽然自己年纪大,但是思想不一定大。如今自己每天在医院、公园、家中三点一线,生活简单规律,偶尔画几笔意笔。希望年轻一辈更加努力,出更好的作品,将中国画的种子撒遍全国,把中国画的优良传统传播开。

  马其宽鼓励青年学生为艺术奋斗、为国家争光。感怀栽培自己的老先生们,自己上学期间深得一流教授的真传,为自己没骨小写意基本功的塑造打下好的基础,寄语现场的同学们精勤学业、求知进取。

  徐家昌感概时光飞逝,中国美术学院人才辈出,造就了一批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领军人物。在新时代,中国画要薪火相传,青年学生要多向老先生学习,在全国的美术界起到主力军的作用。

  姜宝林讲述了自己1962年入学之后的学习生活趣事,回想当时在校的老先生们的上课的细节和习惯,“潘老作画的时候有很多的小动作,会反映出他的个性。陆先生上课,你们经历过了才会知道他是相当严格,正因为这种严格的教学,我们学到了很多,相当感激……老先生们的教学各具特点,他们甚至会讲课讲到下午一点,学生是一句话都插不进去。”姜宝林回忆道。

  卓鹤君表达了对母校的感谢之情。他说道:“感谢母校培养了我,能留在学校里教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今天在学校碰到山水专业的同学很开心,面孔虽不熟悉,但是大家以后碰到我叫我老卓就行了。”并且勉励在场同学多画画,多参展。

  唐勇力表示看到老先生们很激动,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九十年代前后的读书生涯,老先生们对于教学都非常认真,经常会和学生一起在食堂吃饭。

  在随后的雅集笔会中,老先生们在册页中留下了对中国画学院的祝福。叶尚青老师首先落笔——“活到老画到老”质朴天然;徐家昌老师画的秋柿,并写下柿(事)如意;马其宽老师现场作画“松菊犹存”,祝福中国美院九十五周年纪念日;陈穆之老师的“金石气”苍茫浑厚。老先生作画时自然而然的落笔生发,酣畅淋漓。


美术报 聚焦 00003 最忆是南山 2023-11-18 美术报2023-11-1800011 2 2023年11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