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苏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绘画之家。这不仅因为林墉的缘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苏家本身在绘画方面也是人才辈出。2月28日至3月6日在广州文理一堂举办的“金银姐妹展”,就包含了苏家的两代女画家。其中,苏家芬和苏小华是姐妹,林蓝和韦潞是表姐妹,韦潞是苏家芬的女儿。展览的特别之处在于,四位画家都是在金版和银版的纸上作画。这种由于林蓝的偏爱而在苏家蔓延开来的绘画材料,先是被林蓝最早尝试,从广州画到北京,又从北京画回广州,孜孜以求,爱不释手。特殊的纸墨关系带来了特殊的视觉效果,这也终于成为苏家芬、苏小华和韦潞等人竞相采用的笔墨“游戏”,大家相约限定使用这种材料,各施各法,各出新意。展览不仅是两代姐妹的联展,同时也是在使用了相同材料的前提下的基于了各人气质、观念和技巧等方面差异而八仙过海的一场视觉盛宴。恰逢三八节前夕,展览看起来也格外具有女性艺术家的性别色彩。
苏家芬的作品题材,以动物为主,展出作品包括《白猫蟑螂图》、《双鸡蜘蛛图》、《蹲鸡图》、《猫》等。苏家芬善于捕捉动和静之间的瞬间状态,她所描绘的动物总是处在跃跃欲试的节骨眼,以此增加画面的紧张感和别致的视觉趣味。在《双鸡蜘蛛图》中,鸡的横向动势和蜘蛛的纵向动势,形成了冲突而互补的行为关系。在这组关系的前提下,苏家芬尤其注重表现出鸡的体态和神情。一方面丰富了画面的故事情节,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形式语言的视觉冲击力,从而营造了主次分明、动静皆宜的审美效果。
苏小华对花卉情有独钟,她的绘画总能找到古色古香的源头和脉络,从岭南画派的撞水、撞粉之法,可以往上追溯到常州画派的那种极少勾勒、长于水色交融的影子。她所描绘的花卉,不管是《海棠》、《佛手》,还是《蝴蝶兰》、《舞女兰》,都有意地避开了花叶最盛的一刻。照她自己的说法,这是因为“花开得全盛的时候,很少能感动我。倒是到了花残、叶落,有几分凋零的时候,才使我感慨万千,更有将其画下来的欲望”(苏小华《拾叶观音山》)。也正是这个原因,在苏小华的作品中,看不到盛极一时的绚烂,倒有更多的曾经沧海的人情练达。
林蓝的作品,以阔笔重彩为主。在吸收了宋代折枝花卉的造型和构图理念的基础上,大胆地融入了平面构成和现代设计的视觉规律,形成了以粗枝、大叶、繁花、硕果为特征的壮美风格。《佛香》、《枇杷》、《玉兰》、《清华》等作品,清新明丽,潇洒生动,神趣盎然。韦潞的作品,在视觉叙事方式上采用了平铺直叙的手段,她不追求画面的大起大落,在色彩关系乃至形态关系的处理方面,都醉心于融洽、柔和、恬淡、优雅。她的绘画,不管是《夏》的“旧香残粉似当初”的那份留恋,还是《花荫下》的“绿杯红袖趁重阳”的那份感怀,都如同她曾经说过的自己的理想那样:“健康平静地生活一辈子,有空就画点自己想画的画,自娱也娱人。”睹其画,思其人,画如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