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视点
3  4  
PDF 版
· 传艺播美 塑造和谐
· 人美首发《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黄叶村》并召开研讨会
· 《国宝传奇》一书出版发行
· 山东美协召开
首届地市美协会议
· 青海省美协写生基地揭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传艺播美 塑造和谐
——中国国家画院邀请首都大学生走进美术馆

□严长元
  编者按:什么是传统文化?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如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重要内涵的中国画,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观念就是主张人与自然、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的表现。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和中西文化交融态势下,吃着麦当劳、穿着西服、看着美国大片、日韩动漫……这成了年轻人追求时尚的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又将怎样发挥作用呢?

  为促进高雅艺术精品进校园,6月27日,中国国家画院利用举办2006画院年展这一契机,邀请首都部分大学生走进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画家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首都高校学生近百人与会。在欣赏作品同时,艺术家与大学生围绕“和谐社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话题,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价值,显示了一个传统艺术在当下的意义。

  去年,由文化部教育部等联合主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通过音乐、舞蹈、戏曲等形式,在引领大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吸纳人类先进文化的成果,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响应文化部关于“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号召,中国国家画院向高校大学生发出邀请——走进美术馆,走近中国书画,了解、热爱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重要代表的中国绘画,就这样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走进校园”。

  莘莘学子们徜徉于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及书法所营造的文化氛围中,同时还与其创作者——画院画家亲切交谈。在画院组织的以“和谐社会与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座谈会上,学子们畅谈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的认识,平素多拿画笔的画家们也与年轻学子们交流了创作体会,更加明确了自己肩头的重任。在热烈宽松的气氛中,一股“弘扬传统文化,我辈责无旁贷”的热流在悄然涌动。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龙瑞及解永全、李延声、张江舟、赵卫、范杨、邢少臣、曾来德、梅墨生、梁占岩、纪连彬等画家与会,座谈会由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卢禹舜主持。

  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刘中军对中国国家画院邀请大学生亲近艺术此举予以了肯定,他说,中国国家画院首次尝试以绘画的形式推动大学生零距离接触艺术。他们感受艺术、与画家互动,这不仅是提高素养的问题,还能通过深层交流,正确对待传统和艺术乃至人生。我们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人亲近艺术、热爱传统文化。在普及艺术、强化教育功能的同时,也让大家感受到,艺术并不是那么神秘、高不可攀,它在不同的人们眼里会有不同的见解,甚至能潜移默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他还希望画院摸索出更多灵活的方式,让大学生真正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把这样有意义的活动搞得更加丰富多彩。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的砥超给大家举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他寒假回家想给年迈的奶奶画幅肖像画儿,他首先画了幅素描且自认为画得不错,奶奶却不满意说是“阴阳脸”,他只好改用毛笔再画了幅写生肖像,奶奶笑眯眯地说“这才好看”;可是当他依此给读初二的妹妹画了张毛笔像时,竟被她斥为不时尚,“你还用毛笔画画,我们都用水彩啦!”这个故事典型而生动。近百年来,西方文化的侵袭和中国传统的断裂使得民族文化处于一种危机之中。吃着麦当劳、穿着西服,看着美国大片、追逐日本动漫……这成为年轻一族的时尚,中国人民大学陈斐认为,这显现的是文化认同的危机。

  怎么样使奶奶辈的人真正认识传统文化,妹妹辈的人重拾传统文化的信心?

  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其中的一些具体内容在不断积累,同时也在不断地被淘汰,但贯穿其始终的基本精神却不断向前发展,形成民族文化传统,国家画院院长龙瑞称之为“文脉”。为此,他站在中国画的国家级创作研究机构的高度,提出了传承文脉、正本清源的学术主张,并贯穿到画院建设的一系列工作中。他在不同的场合表示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少中国艺术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画概念认识不清等现象的深深忧虑。他表示,在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需要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挖掘其深层意义,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也正是在此考量下,才有了今天的座谈会。

  什么是和谐?画家范扬说,和谐体现在山水画家道法自然、感受体悟之时,体现在人物画家处理画面和人物精神的和谐,渗透在理念和画面的构造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价值观,和为贵的处世哲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卢禹舜说:“‘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首先要明白它的来历、特色和发展趋向,然后才能自主、自尊、自信地在传统文化的根基上建设新的中华文明。”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陈斐等在发言中认为,一方面,兼具民族审美特征与时代色彩的艺术品的稀少,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另一方面,即使是某些文物研究领域仍存在缺陷,更多停留于艺术品本身、本体的研究,而没有一种概念的推广。因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传承方式的中国画,有必要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更深刻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的从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襟怀,贵和尚中的和谐理想,崇德重义的价值信念,成贤成圣的人格追求等,仍然是鼓舞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力量,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应重识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同时,应以现代人的眼光对传统文化进行研习、关注,并不断创造,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发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佳说,从画院年展中这些反映当代人的生活、思考、情感的绘画,能感受到中国文化强大、深厚的力量,能使我们从中得到滋养,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不能也不可能停留在简单的外表和程式上,只有对文化的深刻理解,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创新。

  国家画院院长龙瑞对记者表示,举办这样一次座谈,也正是作为中国画的国家级创作研究机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对这一问题的观照。对中国画在社会中的影响、存在的问题进行关注,推动精品艺术进校园,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一环。文化建设尤其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任重道远。

  注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与文化使命感,营造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校园文化……艺术不仅仅是艺术家的工作,而是整个社会的事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视点 00003 传艺播美 塑造和谐 □严长元 2007-7-14 美术报000032007-07-1400021;美术报000032007-07-1400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