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学者而言,笔墨是全部;对大师而言,笔墨等于零。
■叶芳芳
近几年,出现了一股“吴冠中热”,因此研究他的人亦愈来愈多。去年有幸见到吴冠中先生,能和他作面对面的交流。如此高龄的老先生,声音却依旧如此洪亮。一谈到艺术问题,他的眼睛都发光了,看得出他对艺术的这分热忱。他是当今画坛非常成功的画家。对于他的“笔墨等于零”,当初就有很多人站出来批评、反对,我个人对这个论点也不是很认同。
黄宾虹先生曾言:“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笔墨功深,气韵生动。我们刚开始学画时大量地练习线条和墨色则是作无用功,然而平时在作画前都习惯于练会儿字,希望自己的线条可以在日后的绘画中体现出来。曾经尝试过一段时期,大量地练习书法后,绘画中运用的线条,确实较之硬挺和有力量。
吴先生说“笔墨本来是手段,但是中国绘画界逐渐形成了一个习惯,就是用笔墨来衡量一切”,试问如果无笔又无墨,那还能称之为一幅精彩的画吗?古人言有笔有墨,虽是分说,然非笔不能运墨,非墨无以见笔,故曰: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不分轻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
吴先生说要学会表现艺术家的感情,能打动人,就是成功了。笔墨是自然形成的,应是感情产生笔墨,而不是用技法套感情。这句话我也是认同的,中国画固然也讲求表现,通过绘画表现艺术家的情感,不过前提是有了一定基础的笔和墨。如果不知如何用笔用墨,又何谈表现呢?笔墨是基础,有了笔和墨,一幅画才有了生机,否则就是涂鸦了。
我以为院体画家区别于业余画家的不同,更大程度地在于受过院体教育的画者对笔和墨的要求较高,而业余画家更注重的则是对情感的宣泄,只求出效果,不会太计较于画中每根线条的质量和墨色变化。
笔墨固然重要,它是一幅画的重要角色,然而它并不是拿来卖弄的,如若这样,就失去了一幅画的意境与价值。
对初学者而言,笔墨就是全部,是他们首要掌握的东西,而对于“功成名就”的大师而言呢,那笔墨就是等于零,因为笔墨其实说到底也只不过是一种绘画工具,它终有一天会学尽。笔墨是很重要的,只是看对谁而言了,个人理解的程度不同。
吴先生认为不必学古人的笔墨。问题是为什么大家还要学习古人,学习他们的笔墨呢?就是因为古人有可学之处,孙子之所以会比父亲和祖父强,一来社会在进步,二来他们得到了长辈的经验和教训,指引他做得更好。
临摹是学习的过程,只有经历过了,才能了解其中的奥妙,才能从中学到东西,加以总结,变成自己的东西予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