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评论
3  4  
PDF 版
· 也谈
“笔墨等于零”
· 意境才是真正体现画家心志所在
· 画家 画种·有关“笔墨等于零”论辩的随想
· “笔墨”面临着危机·吴冠中《笔墨等于零》读后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也谈
“笔墨等于零”

■葛 烨
  

  吴先生认为,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在吴先生看来:“笔、墨的价值源于手法运用中之整体效益!”其实这就是“笔墨的效益”,怎么能说等于零呢?评画必然涉及笔墨,传统绘画优劣的标准中笔墨确实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看黄宾虹的画,除了那房子、树、石的造型之外(关系到一定的格式塔心理学),但最吸引我们的可是其笔墨间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自黄之后,几代画家,数十万之众,无一人能达到。黄宾虹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大师,关键就在他对“笔墨”的理解、领悟与运用之上。看他的画语录,里面反反复复阐明的,不都是与“笔墨”有关吗!人们看黄宾虹的画,既不看其树石,也不看其人物房屋,而是看他的“笔墨”。即使是历史上的一些伟大画家,如黄公望、倪云林、董其昌、四僧的画,妙也妙在笔墨的表现上。笔墨一俗,画就俗;笔墨粗劣,画就粗劣;笔墨纤弱,画就纤弱,一切都表现在笔墨上。画面上的一切都由笔墨派生出来,也都由笔墨显示出来,所以笔墨并不是“喧宾夺主”,它本来就是“主”。没有笔墨,就没有优秀的传统绘画。八大山人的画,好在哪里?好就好在笔墨。没有他的笔墨功力,你就没法画出他的画来。黄宾虹、齐白石在笔墨上消耗了一生的心血,吴先生能用“笔墨等于零”这样的看法来否定黄、齐两人的艺术成就吗!

  从第二个层次看,吴先生认为笔墨只是奴才,从他的观点认为笔墨只是从形式上来说的。但是我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包括了画家的功力和思想情怀,也包括了吴先生所说的“视觉美感及独特情思”。荆浩在解释“笔墨”时就有“不质不形”,却“文采自然,似因非笔”之说。即使是在孤立的线条中也能反映出人的各种情思,我们常说某人画中“无笔墨”,就是因为其笔、墨中缺乏功力,缺乏人的“独特情思”。所以,笔墨中必须有画家功力和独特的情思,否则也不能叫笔墨。传统中国画的最高价值就集中地体现在笔墨中,中国画的灵魂也集中地体现在笔墨中,笔墨岂能等于零!把“笔墨”否认了,中国画也就会在无形之中被否认了,至少中国画的灵魂——笔墨被否认了。但不论到了什么时候,学习中国画,学习笔墨,加强笔墨的表现力都是很重要的环节,叫青年们不要研究笔墨,长此以往,中国画失去了灵魂,仅剩外壳,不亡亦亡。

  假如笔墨等于零成立,那么只有在它仅作为工艺平面设计图形中“点、线、面”的简单构成中,或者是“笔墨”的运用者对中国画艺术的认知尚处于未知未觉阶段,而其对中国画工具毛笔的运用和把握的能力处于几近于零的状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评论 00009 也谈
“笔墨等于零”
2008-3-29 48256DEA008181F54825740C0019A44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