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副刊

硖石的灯彩

  近一米长的龙船,上下起伏,前后移动。船的两侧,各有6位舵手划船。龙船中央是一座阁楼,3位江南女子微笑着看着远处。船体内的灯光向外投射,给人金碧辉煌的感觉。龙头与龙尾呼应,舵手有规则地划船,有一种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气象。

  海宁硖石,一座古老的小镇,我看到了名为“中华龙舟”的灯彩。

  石子路,尤其是被薄雨淋湿的石子路,还有路两侧方方正正的木窗,以及暗黄而绵软的灯光,会让人伤感,也会让人遐思的。硖石镇南关厢免不掉时代的胭脂,好在有据可查的时间记忆和历历在目的古树、旧屋犹在,徜徉其间,内心的敬意自然真实。记不住是从哪条路到达硖石灯彩艺术馆的,仅仅记得,一条窄河伴随我们前行的路,直到步入一栋古建筑,直到被妖一样的灯彩迷住。

  “凌寒独放”,也是我喜爱的灯彩。这是一个塔状的灯彩,五角,上下两层,下宽上窄。底层置茶台、石椅,均为白色,清冷、超脱,远离人间烟火。底座为正方形,围栏上分布十个幽蓝的灯,似乎忧郁。茶台、石椅居中,一层的门楣上有“暗香”两字,二层门楣则是“梅子”两字,一上一下,含义关联。底层的塔柱外角悬挂红色的灯笼,塔柱内悬挂的则是3个黄色的灯笼,垂穗都是黄的。上层的塔柱外角悬挂蓝灯笼,内侧悬挂红灯笼,蓝灯笼的垂穗是红色的,红灯笼的垂穗是黄色的,层次分明。

  我喜欢“凌寒独放”,灯彩的主题与形状极为契合。制作者对“凌寒独放”有深刻的理解,因此,结构的确定,细节的刻画,色调的安排,似有神助,把“凌寒独自开”的主题表达得恰到好处。

  “雨沾春水润,山带夕阳明”与“凌寒独放”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样的简约,一样的通脱,一样的风格,一样的冷寂,颇具道家清寒的蕴藉。恐怕是“凌寒独放”同一位作者的作品。“采莲船”有趣味,乏气韵,“平安如意”向往富贵,偏俗,仿“西汉雁鱼铜灯”朴拙,仿“战国树型铜灯”有气势,也精致,一个个灯彩,就是一个个心愿,一个个寄托。

  硖石镇有深远的年份,一度是长水、由拳、嘉兴、盐官等县的县城。唐永徽六年(655年)盐官县城南迁赭山西陈桥(今萧山机场附近),县故城命名硖石。现代汉语字典中,“硖”字意义独立,是地名的专用。可见硖石之古。自秦汉以来,硖石人以制作灯彩为乐。在硖石灯彩艺术馆,我们始知,“硖石灯彩”的看见本领是针刺花纹,制作者用特制的银针,在5层至7层裱糊好的宣纸灯片上刺出不同的景物图案,有人物、动物、花鸟、山水等,针法有钩针、排针、乱针、散针、破花针和补半针等数种,针孔整饬、细密,线条温润、流畅,每盏灯的针孔,从十万到数十万不等。其制作主要以拗、扎、结、裱、刻、画、针、糊“八字技法”见长,由灯片组合而成,造型精巧,妖冶妩媚,富含审美价值。

  对灯彩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理解,但,她从生活中来,表达普罗大众的美好向往是公认的特点。生活不平静,生命也寻常,农耕与商旅,有滴滴汗水、斑斑血迹。一年一度,一家一户,扎几个灯彩,再把灯彩张挂街市,明明亮亮,祈福祝愿,至少在灯彩照耀的时候,岁月变轻松,生活有希望。也许,这是灯彩最初的由来。从民间,灯彩进入宫廷,一天比一天繁冗的工艺,一件比一件贵重的材料,一个比一个沉重的构思,赋予灯彩更多的含义,更多的功能。我说不清,张灯结彩的市井与华丽威严的宫廷,灯彩的光辉是不是一样的温度。


美术报 副刊 00022 硖石的灯彩 2015-07-04 3934555 2 2015年07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