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评论

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当下艺术创作之我见

  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当下艺术创作之我见

  文/张咏清(重庆)

  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同时,作为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和民族,如何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制定出适应当代国家发展的文艺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和展现文化强国,彰显文化软实力在信息化时代的重要价值,进一步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这既是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也是时代赋予我们文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时代紧迫感,坚定信念,勇于担当,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挖掘当代文艺创作的核心价值。努力纠正那些偏离民族主流文化,不健康的萎糜媚俗创作倾向,为当代文艺创作激浊扬清,固本清源。

  一、文艺创作需要强化中国观念、中国形象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因地域、气候等环境因素影响,产生了不同肤色的人种,并由于不同的政治、经济等原因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观。中华民族属于黄皮肤黑头发的东方人,五千年文明史,孕育出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特点鲜明的伦理道德观念,形成了向美从善、和谐统一的审美价值观,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样式,对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进步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像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的优秀文艺作品,小说《林海雪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雕塑《艰苦岁月》,电影《红高粱》、电视剧《亮剑》,油画《父亲》以及《人民大会堂》建筑等,即是中国的作者,中国人的观念,设计并创造的中国艺术形象,成为了体现当代中国精神的经典艺术作品。近一时期以来,由于西方颓废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一些作者的创作观念发生了偏差,作品创作媚外洋化,嫌弃中式的“土气”,照抄照搬西方表现样式,迷恋洋人的行为举止竟成为表现时尚。尽管文艺的发展繁荣,需要中外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借鉴,不能搞闭关自守,不能拒绝外来优秀文化。但不辨其精华、糟粕,一见洋人就腿软,一见洋器就膜拜,这种没有自信没有“底气”的心态,是无法进入创作状态的,指望其创作优秀作品更是奢谈。特别是一些人热衷于西方的荒诞,在众目睽睽之下男女赤裸混叠一起,美其名曰“行为艺术”;有些艺术院校,将国家培养优秀艺术人才的摇篮变成了“大染缸”,引导学生走向低俗表现,美其名曰“表现自由”;也有美术学院的教授处心积虑搞性表现,并堂而皇之地发表、展览,美其名曰“艺术再现”;更有艺术学院的教授连起码的廉耻都不顾,站在课堂讲台上,面对愕然发呆的男女学子展露自己“圣洁”的裸体,美其名曰“阳光教育”。可谓乌烟瘴气乱七八糟,艺术创作环境再宽松再自在,也不能超越民族伦理道德及文化接受这个大底线,绝不能容忍“男盗女娼”披上合理合法的外衣。

  鉴于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分清是非,认真对待并清理这些污浊肮脏之物,还艺术创作以尊严,增强民族自信心,树立艺术创作的中国价值观,推广经典艺术作品之价值,展示中华民族崇高伟大之形象,这是我们当代文艺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文艺创作需要提倡中国精神、中国品格

  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多灾多难的发展历史,炼就了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同时,也形成了崇德从善向美、开放包容、以和为贵的民族品格。这些可贵的精神、品格,早已融入进炎黄子孙的血脉之内,铸刻在中华民族的魂魄之中,体现在国家、民族以及个体的立场、意志和行为上。在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伟大复兴,成就中国梦想之时,这种民族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将对文化软实力的发挥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现阶段的文艺创作,理应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顺应时代呼唤,紧跟时代步伐,向世人展现当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自强不息之精神,表现当代中国海纳百川、开放包容之胸襟,推广当代中国和平友好及从善向美之理念。然而,我们在一些文艺作品中,看不到昂扬向上的中国精神,读不出高尚典雅的中国品质,却充斥着消沉、贪欲、奢侈的靡靡之音,弥漫着低俗、粗俗、媚俗甚至龌龊肮脏的阴霾之气。艺术创作不是激情与灵性之作,而是金钱铜臭熏染下的功利产物。它们均披着艺术的外衣出现在大庭广众面前,肆意放纵着人性的奢靡与贪婪。

  当代之中国,几经沧桑。是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轮,承载中华民族屹立世界强国之林,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我国的改革已进入全面深化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只有敢于担当,勇于涉渡险滩,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只有以爱国主义为根本,以强大的民族精神感召中华儿女凝心聚力,才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因此,弘扬中国精神,彰扬中国品格,是时代赋予我们文艺工作者的使命。

  三、文艺创作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中国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令人难忘的优秀作品。常言道,“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艺作品的教育作用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它能够陶冶情操,感化性灵,启迪人生,激励斗志。并能使人格完善,思想境界提升,传递社会正气,维护社会公德,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尤其在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国家、民族间科学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使各种思潮,各种观念激烈碰撞,特别是我国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时,急需中国精神来引领、支撑,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力量,砥砺民族品格,全力为之奋斗。

  可是,纵观当前文艺创作,与时代发展相距甚远,有一些根本不顾及社会效益,忘却了艺术创作的神圣职责。为获取金钱丧失人格有之;为“出人头地”美丑不分有之;为晋升“职称”是非不顾有之;为彰显“学术”善恶不辨有之;为捞取“科研奖励”放弃学者尊严有之;如此等等,不胜枚举。高尚与尊贵不见踪影,人性之恶在这里肆意展露,人格脆弱下使欲望变本加厉。

  几千年的中国文学艺术,凝聚着华夏儿女奋斗不息的精神气概,凝集着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可贵品格。它是我们历尽艰险、排除万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民族之魂,民族之根。作为今天的文艺工作者,面对各种复杂情况和利益诱惑,要坚定不移地勇挑重担,胸怀大志,不辱使命。文艺创作要时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要位置,为社会、为人民、为历史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这既是我们当代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更是我们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担当。

  四、文艺创作必须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文艺创作是作者对社会生活审美体验的形象反映,是作者被现实生活所感动,将所感形象通过艺术思维、提炼,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欣赏的艺术作品。这是一种特殊而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艺术创作不能凭空想象,必须深入生活,有感而发。文艺工作者只有将自己作为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及火热生活的积极参与者,才能有真切的感受,才会有创作激情,并产生出创作灵感。不能让自己成为深化改革的旁观者,面对人民群众和社会生活冷眼旁观,甚至冷嘲热讽,这种状态必然会产生无热情、无温度以及无道德的冰冷僵硬的劣作。像那些专注于阴暗面描写的小说;热心展露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争风吃醋、凶杀暴力等场面的影视剧;热衷于自我宣泄、随心所欲乱画的美术作品等,几乎无例外的都以“艺术创作”的名义,打着“艺术探索”的旗号,冠冕堂皇地挂着羊头卖狗肉,脱离大众主流生活,脱离社会主流审美,编织和演绎狭隘观念下的自我设计,进行无病呻吟和疯人呓语般的所谓“自由创作”。

  艺术活动是一种心灵的对话,艺术作品承载着社会正气和人生理想。优秀的文艺作品无一不是深入生活的结果,大凡有成就的艺术家,其作品往往都能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贴切地反映社会生活。艺术家只有深入到人民大众之中,走进生活深处,发现生活本质,不断增加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才能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优秀作品。

  五、真善美是检验文艺作品优劣的唯一标准

  文艺是人类审美意识的物化形式,是人类社会最高的审美形态,它的基本点在于揭示真谛。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真善美的审美观,使之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精髓。真是万象之本,万物之质。在艺术作品创作中,真特指作品是否正确反映了生活的本质,以及作者对所反映的生活有无正确的感受和认识。善是行为准则。善者追求真理,公而忘私,能舍己为主题意识服务,是为整体统一活动服务的可感知形象,是真与善的融合与结晶。并特指艺术的倾向性,也就是作品所描绘和表现形象对于社会具有什么意义及影响。美是一种精神上愉悦的体验,使人看了赏心悦目,得到身心境界的升华。并特指艺术的完美性,是作品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历史上,凡是真正的艺术精品都是真善美的高度融合,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同时,真善美作品的多与寡,不仅是检验我们文艺创作的整体水准,更是标识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深度、文化厚度和精神高度。

  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文艺仍然需要以真善美为评判标准,让真善美的文艺作品引领风尚,给人以勇气,给人以慰籍和希望。不论何时何地,优秀的文艺作品必然要反映生活的本质,体现根本的价值观。也势必折射着社会的心理和意识,渗透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并对人们的伦理道德及日常行为产生影响。衡量一个文艺工作者是否优秀,不仅要看其是否具有个性风格或创新,更要看作者是否具有一颗善良的心,是否能让人们通过作品看到希望和美好,能否从作品中感受到对国家、民族和人民深深的挚爱,这是我们文艺创作和文艺事业走向成功的根本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为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并对当前文艺创作给予了殷切希望。我们文艺工作者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生活,感悟生活,与社会同呼吸,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真正接通社会地气,诚恳倾听百姓呼声,全身心融入进社会和群众的伟大生活实践中,努力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为国家和社会全面深化改革,早日实现“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张咏清,重庆文理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美术报 评论 00016 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2015-10-31 美术报2015-10-3100021;4053125 2 2015年10月3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