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新英(深圳)
文/张新英(深圳)
1956年的《美术》第10期曾经发表过一篇著名版画家野夫撰写的文章《从“版画太板”谈起》,针对当时以“反映论”、“真实论”、“典型论”渐次构成基本范畴,在创作中强调作品的思想性、主题性、教育性,要求在题材上表现重大题材、表现生活的真实,反对讲究技法和表现的“形式主义”和没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浪漫主义”等一系列“清规戒律”,指出“美术理论批评上的某些‘清规戒律’,造成美术创作‘公式化’、‘概念化’”,版画家“必须把自己从‘清规戒律’中解放出来,将艺术造型上的适当变形和夸张,跟毫无现实基础和毫无思想性的‘现实主义’和追求照片那样真实的‘自然主义’划分界线,然后经过独立思考,大胆地去尝试过去所不敢尝试的各种风格,以期创作出更丰富、更多样、更健康的作品。”而今60年过去,中国版画凸凹平漏以及综合版、数码版齐头并进,中国版画家也在各类国际版画展览和赛事中屡有斩获,此时若再从技法和形式上批评版画“太板”,难免招来“班门弄斧”的骂名。尽管如此,我却仍想从这两个“版”(板)字入手,来聊一聊版画的事儿。
日前,“在路上·2015: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在大连中山美术馆展出,有某青年版画家观后评价为:“也是无语了”。这应该并非极个别的看法,尤其是在版画专业圈内,只是我很想知道这句流行的网络用语在这里的具体指代是什么。“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是一系列注重当下问题的针对性和媒介语言的拓展性的学术活动,青年批评家策展团队从当下热点的学术问题出发,以学术研究推动展览策划,问题的提出和讨论正是这一系列学术活动最显性的特点。尤其是2015年的版画展,“泛媒介时代的版画拓展问题”、“版画的学院教育与美术馆公共教育”、“策展与机制”、“版画的历史、现场与话语”、“在路上的青年”等系列开放性的学术讨论从不同的视角触及了当下版画的学术话语,版画的社会性、传播性、媒介拓展性,版画策展,版画公共教育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其中只有一个问题:“这还是版画吗?”因为缺少共同的语境,无法深入展开。我想这也许就是前述青年版画家“无语”的弦外之音,也是自上个世纪80-90年代以来,版画家一旦“当代”了便与版画“无关”了的真正原因。徐冰说:“版画是我的艺术基地”,但却很少有人从版画的角度去探讨徐冰的创作,尤其是前些年,甚至连以雕版印刷的方式完成的《天书——析世鉴》也被认为是“和版画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庄辉:《隔门谈版画》,《中国版画》2001年第2期)
我不想细究讲这句话的庄辉到底是一个版画圈里的人还是版画圈外的人,因为在当代语境下,圈里圈外本来就像“这还是版画吗?”一样,是一个让人“无语”的伪问题。然而这样的伪问题在今天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圈里人”因为“这还是版画吗?”而无语;“圈外人”则因为“是不是版画就那么重要吗?版画家的身份就那么重要吗?”而无语。在“圈外人”看来,如今的版画是“太板”了,这个“板”不是技法和表现上的,而是思维和观念上的。如果说60年前版画的“太板”是由美术理论批评上的某些“清规戒律”造成的,那么今天则无疑是版画家自己画地为牢,规定出某些新的“清规戒律”,造成了版画“太板”的局面。版画家归根结底是艺术家,版画究其根本也只是一种艺术家进行艺术表现的媒介。在今天的艺术语境下,版画家的确应该转换思维方式,不要再纠结于版画的概念、边界这些本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从艺术的本质出发,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能够自由驾驭版画媒介的艺术家。
(张新英,关山月美术馆学术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