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聚焦

文章导航

将社会力量
融入民营美术馆

  将社会力量

  融入民营美术馆

  ■王春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

  最近几年,民营美术馆大量出现,仅在北京一地,一时冒出来的民营美术馆数不胜数,大多集中在各个艺术区,像798艺术区里有很多搭起了美术馆的招牌。从好的方面来看这不仅使社会财富增多,同时也带动了文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国人意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这些都使社会往好的方向发展,是值得肯定的。而另一方面美术馆的泛滥,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讨论。接下来首当其冲要解决如何运作民营美术馆,让他成为文化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美术馆是博物馆中与视觉艺术有关的分支,作为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推广五大功能的社会公共事业机构,其底线是非营利性质。一旦美术馆上市就是融资的行为,融资就是有预期的回报,钱是来自于社会中的投资人和持股人,那相当于“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戴着美术馆的头衔,实际上私下进行艺术品交易,这应该是画廊或是商业美术机构而绝不是美术馆。众所皆知美术馆是公益性质的场所,募捐者通常来自于个人、集体和机构,他们是没有任何的利益回报的,往往从中得到良好的名誉和资金使用权。世界上也没有一家美术馆是以盈利为目的而开办的。如果创办者连美术馆的性质都混淆不清,恐怕会让人贻笑大方。

  现如今民营美术馆面临各种挑战,而当务之急是生存问题。民营美术馆相较于公立美术馆,最大的差别在于立馆是个人还是国家,民营美术馆是私人开办,不受政府的财政支持,其福利比公立美术馆的福利少得多。

  国外有很多优秀的民营美术馆,如在美国,美术馆大多都是私立,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惠特尼美术馆、纽约现代美术馆等等有明确的艺术品免税制度,群众都愿意捐赠,捐赠金额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进入理事会,文化和艺术赞助事业将变成价值实现的纽带。要长远发展,必须探索适合其发展的路。

  所以国内民营美术馆首先要明确美术馆立馆的性质,是一个非营利的文化机构。第二,在这样的前提下,建立一个良好的系统,包括完备的理事会制度,基金会,资金支持系统,以及相关机构。例如北京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是由比利时收藏家创办,起初资金都是来源于他自己,后来靠美术馆的理事会运作,额外还有美术馆的展览所得的门票金额,以及每个月举办的慈善拍卖会上所获的捐款金额等等。第三,按照专业发展,学术发展,社会公共利益去发展,不要往无质量、商业化发展,这样都会导致民营美术馆的失败,要按照专业的美术馆运营模式运营,不断引进专业的策展人、美术馆长、管理人、收藏保管人以及公共教育。第四,用长远的目光看待美术馆,社会公共性越强,美术馆品牌效应就越强,品牌认知度越高,受到社会的捐赠也就越多,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陈斯斯 采访整理)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美术报 聚焦 00006 将社会力量
融入民营美术馆
2016-03-05 美术报2016-03-0500039;美术报2016-03-0500043 2 2016年03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