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评论

红沛的人物画

  红沛的人物画

  文/周京新(南京)

  红沛也是从我们南艺中国画专业里走出来的画家。我现在还记得1988年临近毕业的时候,他在系里混到一间小画室搞毕业创作,画了一幅以西南少数民族人物为题材的工笔重彩巨作:人物与景物的造型都挺古典的,重线勾勒,重彩设色,浓浓厚厚的,制作效果很精到也很轻松,颇有些永乐宫壁画的做派,人物与景物的布置则不苟写实,被装饰性地穿插游动起来,给整幅画面蒙上了一层自由而醇厚的神秘色彩。我与几位同行教师私下议论:他这幅“偷偷摸摸”画出来的东西,在同届中国画同学的毕业创作里够“跳”的了。

  红沛是南艺为数不多的5年制本科生,与一般的本科生相比,他们在学校内的“大熔炉”里泡的时间长,所学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在专业基础及综合课阶段,红沛就表现得比较突出,当时的中国画专业负责人王孟奇老师欣赏他的造型感觉,还托我动员他在后面的专业选择时, 投靠到中国画这边来。可是红沛“不识抬举”,还是坚定地跑到油画班里去了,不过在那一段“弃中从西”的时间里,他似乎并没有彻底改变自己的艺术感觉,颇有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意思呢。后来他告诉我,当时之所以选到油画班里去,是跟同学赌气,就是为了让他们看看,我刘红沛也画得好油画!

  南艺毕业后,红沛进了南京书画院,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他的感觉和状态也越发地好了起来。从90年代初开始,他陆续创作了《一大代表在南湖》《蔷薇双鸽》《贺春图》《正月号子》《京剧大师梅兰芳》《延安岁月》《难忘的岁月》《京韵》《梨园春秋》等作品,并且,在全国和江苏省的专业性展览上频频获奖, 引人注目。红沛的这一系列创作题材涉足广泛,从人物到花鸟,从现代到古典,从严肃主题到戏曲舞台,一步一个脚印。他所追求的艺术表现形式,也随着这些创作题材的不断变化、修整、完善,从严谨到装饰,从写实到写意,从深入刻画到直抒性情,日渐丰富成熟,显示出扎实宽厚的专业功底和因此而不安于在一个基点上探位打井的自信。

  近些年,红沛的人物画创作题材似乎在有意识地“收”,比较明显地归整到戏曲人物上面。在前不久的一次省内中国画展览上,我看到了他的二幅彩墨结合的戏曲人物写意作品:传统对联式的竖条幅,有很强装饰感的构图,舒服的暖灰色彩调子,尺幅虽然不大,却挺“抓” 人的,尤其吸引我注意的是画面的人物造型,依然夸张,依然写意,依然墨色并举,却比红沛以往的同类作品更增添了一份幽雅和从容。此外,我越发鲜明能感受到他画里的一股子“洋”味儿——具有金属感的线条,体现西画观念的色彩……他自然而然流露在画面里的,分明有一种铮铮烈烈的现代感,至于作为创作题材的“戏”,其实只是他托付笔墨彩韵造型的一个“由头”而已。由此可见,在南艺的那一段学油画的经历,现在还让他受用呢。后来见到红沛时,我对他说:这种效果比过去的感觉又好啦!他嘿嘿地傻笑,看得出他得意着呢。

  我能感觉到,红沛作画历来是一丝不苟,刻意经营的,无论写实或写意,无论过去或现在,他对自己的任何创作都是很用心思的。画面构图再怎么“乱”,都会显露出“经营”的路数;线条再怎么“绕”,都可印证着“造型”的神采;颜色再怎么“涂”,都能昭示着“调子”的章法……然而,红沛却是个性情散淡、不拘小节的人,聊天、喝酒、交朋友都图个爽快,有时甚至挺“傻”挺“疯”的,能把玩笑开得很“傻”,能把酒喝得很“疯”,能把朋友交情处得热热火火……

  总之,红沛是一个有感觉、有激情、有底气的画家,他的人物画创作已经顺上了气候,占着了机缘,凭他的努力和悟性,今后的路定然会有更加坚实,更加出彩的势头,我相信这一点。

  (周京新,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省美术馆馆长)


美术报 评论 00022 红沛的人物画 2016-12-31 美术报2016-12-3100043;13003378 2 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