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堂式建筑与生活相关
■石宏超(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副教授)
在建筑史里讲到了夏世室、商重屋、周明堂,这三种建筑现在在史界还在讨论,但是它们的基本功能大概有三种,一种功能是观天象、修历法,一种功能聚众议事,还有一种是祀天地百神。
《战国策》里讲到“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所以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建筑。“世,实也,物满实其中也”,讲的是“实”,其实更重要的是“实”中间的虚空,因为老子说得非常明白,“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中国人很早就已看到了空间的智慧。“屋,居也,亦谓之正也,屋之正大者”,而“堂,犹堂堂,高显貌也”,我们看到在室、屋、堂的甲骨文当中,它们长得很像,特别是“室”和“堂”,唯独不像的是在屋顶的部分,我们看到堂的屋顶特别具有装饰性,所以它是一个更加重要的,就是比屋、室更加显要的建筑。《史记》里面记载说,“尧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就是他已经开始讲究作为统治者的地位的时候,他要加高“堂”的高度,“堂”本身是一种高台,后来又变成非常有气势的建筑。
这次双年展选择中堂画,名“正大气象”,非常切题。唐代有人说过,“古者为堂,自半以前虚之,谓堂,自半以后实之,谓室”,这里讲到实和虚的关系,和前面说的虚空又有一个变化。堂是什么呢?堂和室有一个区别,堂是虚的,也就是堂是开敞的。中国的建筑有围墙围之,只有堂面向空间而开敞,所以在堂的空间里聚族、议事、祭祀祖先,“堂”是中国人的一个精神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精神场所,所以建筑师做了一个建筑是形成了精神的围合,画家、书法家、装置其实是充斥了这样一个精神内核。
在中国建筑里面,厅堂和殿堂是两种建筑的方式。唐代一共有四座建筑,其中最好的两座建筑——佛光寺东大殿和南禅寺大殿,它们作为厅堂和殿堂的两个代表。殿堂具有稳重大气的倾向,而厅堂具有倾巢的形象。这次的双年展里也讲到中堂画至清初以来有一个变化,建筑里面研究厅堂,比如说皖南的厅堂有楼上厅和楼下厅的差异,在明朝的时候很多的楼上厅,把文人的主要生活空间放在楼上,而到清代的时候,我们把重要的议事、生活空间放在了楼下,这和我们的中堂画、书画艺术的挂置也相当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