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美育

设计的伦理与伦理的设计

  进入智能时代之后,很多艺术院校都在强调面向未来的艺术教育,强调艺术和新技术的综合方式。作为综合类艺术大学的负责人,我本人更看重的是艺术教育的目标,这是根本性问题。我认为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我们究竟如何引导每个学生持续保有创造的热情、审美的愉悦、爱的能力,如何保持专业的逻辑,独立思辨,不被技术迭代干扰,达到自己从事艺术工作真正的意义。

  每当技术谈及未来,就会引发知识分子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辨析,这是人文主义学者的责任,但仅仅止于辨析,无法让思考与现实社会的真实建构发生关系,多少会有点令人遗憾。

  我想尝试说明通过对设计与伦理之间的思考,古人所说的沉思的生活与行动的生活可以高度地匹配,艺术与技术可以在真善美的关照下实现统一,进而达到普世的目的。

  “放下手机”为主题的短片有警语,一方面大家对此忧心忡忡,另一方面放下手机之后我们做什么?技术似乎并没有为我们提供答案。这就是设计的伦理与伦理的设计未能形成自洽的一种变相。可以说,技术为我们设定了多种生活的程序和意图,也就是社会学家所谓的麦当劳化的社会,但是,每当技术开始受到批判,人文的种子就会重新萌芽,我们看到很多的好莱坞大片,在灾难结束的瞬间,出现的往往是象征智慧之延续的人文符号与场景——设计的可能性。

  我们已经接受了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学,事实上有什么学科不以人们为基石为底色呢?艺术可以记录人的审美体验,也可以如科学技术一样预测未来世界,在艺术类的诸多学科中,设计学科非常独特,因为它赋予物的体系、实在性的意义。

  设计活动一向与造物活动联系在一起,自1851年首届世界工业博览会之后,现代设计就开始对工业生产语境下的衣食住行用负责,因技术的可达性、制造成本的一再降低以及弹性合作的便捷,也出现了人人都是设计师的乐观态度,在中国最大的电子购物平台,我们可以看到设计栏目下各式各样的产品。

  我并不赞同人人都是设计师的提法。我认为,设计其实是一种在思辨与价值整合过程中不断磨炼的专业思维品质,它必然地要受到设计的历史、设计的批评等多种角度的拷问。在这个认识基础已经形成的时候,物的创新才有意义。

  我们现在正在打造智慧城市,包括智慧校园和智慧社区,我觉得智慧应该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思考,人与自然的融合,诗意的栖居和艺术的生活,智慧应该是以人为核心的,以人为本,为人的适度而设计的,但事实上所谓的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校园是智能的东西,智能是一种以技术为先导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人类思考、生活方式、生活理念、日常行为究竟是要在技术无限的引导下发生一种改变,还是应该人类有一种适度的理想的生活方式,让现有的技术更加充分地去为我们的适度的惬意的生活理念和方式进行充分地服务,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所以一切的技术都是路径、都是方法,只有诗意地栖居和艺术地生活才是我们最终的归宿。


美术报 美育 00008 设计的伦理与伦理的设计 2018-11-10 美术报2018-11-1000009 2 2018年11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