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细把江山图画
——傅抱石的写生创作
■特邀撰稿 万新华(南京博物院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编者按:
新春伊始,由中国美术馆和南京博物院主办的“待细把江山图画——南京博物院藏傅抱石写生山水大展”于1月20日至28日在中国美术馆13-17号展厅展出。
展览从1950年代初期的南京写生、1957年的东欧写生、1959年的韶山写生、1960年的两万三千里旅行写生、1961年的东北写生、1963年的浙江写生、1965年的江西写生6次重要的写生活动中精选了80件写生精品。展览以时间为序,系统介绍傅抱石数次重要的写生活动,以具体作品为例阐释傅抱石写生与创作的呼应关系,探讨他在当时时代条件下做出的图式、趣味上的各种变革与转变,总结其写生创作观念。
傅抱石画南京,画东欧风光,画革命圣地韶山,对河南、四川、陕西等6省进行两万三千里写生。在浙江、江西旅行写生,搜尽奇峰,创造性地表现了古法中未曾表现过的哥特式建筑、水电水坝工地、欧洲城市广场、煤都等等。这些题材中的理性线条和空间透视,被有秩序的精妙刻画,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皆统一于“往往醉后”的浪漫主义的天才表现中,更是透过游、悟、记、写等写生手法踏遍万里以“细把江山”。
在“傅抱石写生山水大展”展出之际,本报特邀南京博物院研究傅抱石的专家万新华撰文,他从傅抱石的4段写生经历入手,深入挖掘画家内心世界,把握其创作特定绘画题材时的苦心孤诣,从社会、政治、心理领域去观照傅抱石画作的多层次意义,充分解释了傅抱石绘画的风格选择、发展动力,详细考察其绘画创作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为大家客观地再现出画家一个有机统一而生动真实的立体形象。